貨運車輛承擔物資運營重任,是我國經濟建設中的重要裝備。從近些年的市場經驗來看,車輛銷售和售后服務早已融為一體。車輛品質過硬,只是買車的開始,售后服務是否優質,才是用戶購車成功與否的關鍵。
2021年“315”的到來,一如既往引起了一番打假、揭黑風潮。那么,當前的貨車服務市場是什么狀況?記者就此采訪了幾位來自不同地區和從事不同類型貨物運輸的卡友。下面,我們就共同來聽聽他們怎么說。
正規維修點
服務品質和質量均有保障
質量和領先技術是一家卡車企業的“硬實力”,而服務無疑是“軟實力”。隨著車輛服務管理軟件的智能化,小而簡單的問題卡友可以根據軟件提示自主解決,可是卡友畢竟不是專業的維修人員,有時候理解不到位,或遇到更專業問題時,仍需要向專業人員尋求幫助。此時,又該如何解決?
來自河北的個體車主白師傅說:“購車后,經銷商往往會推薦正規的4S維修點,而維修點為我們這些卡友特意建了一個微信群,里面有專業的維修師傅,如果我們在外邊遇到車輛問題或是有些專業知識不懂,都可以通過微信群咨詢,在他們的指導下,能自己解決的問題就自己處理了。當然,也可以直接打電話過去進行咨詢,他們都會熱心地幫助解決問題。”

資料圖
如果遇到需要到現場解決的問題,他表示,“我拉的是綠通,時效性強。有一次,由于車輛電瓶出現問題,車子停在了高速口。當時,我馬上給服務人員打電話求助,大概30多分鐘他們就趕到了,經過檢測換了一塊新電瓶,保障了貨物的及時送達。”長春的田師傅目前是車隊的司機,他也對服務站響應及時贊賞有加,他說,“不管車輛壞在哪兒,無論是什么天氣,只要一個求救電話,他們都會驅車前往,真的要給維修人員點個贊。”
此外,大部分車企在做好基本服務的同時,都推出了各具特色的服務項目,增加了很多人性化的服務措施與客戶關懷內容。田師傅說,“車有什么小問題,回到公司車位停好,打個電話,約好時間,維修站就直接派人來修,也不耽誤下一班出車,司機們都挺喜歡這點的。”白師傅表示,“4S店有專門為司機師傅準備的休息室,每次去做保養都可以到那邊去休息,有茶水和食物,非常貼心。如果不愿意在休息室待著,還可以跟檢測車輛的維修師傅學習一下車輛維修保養知識。當有疑問的時候,他們也會耐心地解答。”

圖片來源網絡
其實,卡友們提到的這些令人滿意的服務,只要是正規廠家、4S維修店提供的都會有保障。白師傅說,“每次保養我都會到正規的4S店,因為車輛的保養或維修記錄保存在電腦里,數據比較詳細,各零部件的品質也能有保障。如果是小的維修點,這些就很難做到啦!”
偏遠地區
配件不足、亂收費情況多
作為賺錢工具,卡車的使用頻率非常高,使用環境也較為復雜,其機械原件的消耗程度要遠高于一般乘用車。除去常規保養,維修車輛是每一位卡友都會經歷的事。然而就像加“大小油”一樣,卡車后市場維修行業也同樣充斥著各種不規范。
俗話說:卡車司機走過最長的路絕對不是運輸之路,而是“黑心”維修點的套路。沒在修車時被坑過的人,根本稱不上老司機。湖北的潘師傅告訴記者,“我這輛車年頭多了,進服務站也不少。但是,我感覺一個服務站一個態度,越是小地方,服務越差。”
“我這輛車在開到快3萬公里的時候差速器出現了故障,車子也壞在了高速上。當時,車上還拉了一車樹苗,可是聯系到最近的服務點沒有差速器,只能從廠家發貨。沒有辦法,樹苗倒裝到另一輛車拉走。由于耽擱的時間太長,而且正值夏天,樹苗死掉了一大半。而差速器處于質保中,但服務站以各種理由不保。最后,修車用了一個星期,加上來回車費,樹苗的損失很大,可以說這一趟真是虧大了!”

圖片來自網絡
另一位來自山東的張師傅則表示,“為了防止被坑,一進維修站我就跟維修人員說要原廠配件,不給對方坑自己的機會。維修人員在換件的時候也會說用的是原廠正品配件,但實際上還是不知名的三無產品。”來自河北的唐師傅也深有同感,“對于非關鍵部位零件或是保養液來說,由于卡車的動力鏈一般都較為耐用,即便是用了假油,在短時間內也根本不易察覺,時間一長,發動機的問題才會表現出來。”
由此看來,市場上車企的售后服務還是存在著良莠不齊的現狀,特別是偏遠地區服務標準不統一,這給車企在售后管理上敲響了“警鐘”,也提示各位卡友在維修過程中提高警惕,除了學習廠家服務政策,了解服務網點情況,還要學習相關的專業知識,防止被坑。
在此,記者希望卡友在售后維修保養過程中要擦亮眼睛,當自身利益受損時,除了向廠家投訴外,還可向“315”維權。維護好正當權益,保證車輛使用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才能在激烈的運輸市場立足,并獲得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