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雖然已是陽春三月,但是這幾天多地氣溫驟降,大雪紛紛,大有將“倒春寒”進行到底的氣勢。同樣,在物流運輸行業,疫情反復、油價上漲、運力削弱,給打算在今年大干特干的物流人按下了“緊急剎車”,讓人們覺得寒上加寒。
那么,在運輸成本升高、業務逐漸收緊的情況下,這波“倒春寒”該如何度過?
成本降低 保住貨運線路為重
眾所周知,今年三月份以來,我國疫情爆發的頻次更加密集,物流運輸行業的人們多少有些“束手束腳”。再加上,自3月17日24時起,市場上每噸柴油上調720元,折合每升0號柴油加價0.62元,按照卡車油箱1000升容積計算,一箱油將多花620元。而截止記者發稿時,不少地區0號柴油價格已經突破8元,運輸車輛的油費成本更高了。在此情況下,物流用戶還能跑得輕松嗎?
順恒(福建)冷鏈物流的總經理侯協香表示,“疫情下,車隊受限很嚴重,而且我們的一些路線比如山東沿海地區到北京的線路就受到影響。剛開始,為了給司機一個基本的收入保障,每輛車的保底薪資都是固定的,也就是說不管這輛車跑多少,這個費用是不變得。現在,由于山東疫情造成了車輛滯留,給公司帶來的成本壓力是比較大的。但是,為了服務客戶,就必須維持貨物的及時供應,就需要再派出一些車來填補這個空缺,因此只能消耗有限的成本。另外,這一段時間,油價一直在漲,運價也沒有變化,長此以往利潤只能一降再降了。”

資料圖
嘉堯物流總經理吳云成表示,“目前我們做得是合肥市內的運輸,因為本地沒有疫情,所以受到的影響較小。而且,我們承包的是固定用戶,采用的是固定運輸方式,所以運價在合同期內是按照約定的費用來承運的。但是,近期油價一直飆升,促使我們每趟車的運輸成本都增加了,所以利潤空間也相對降低。”
相對于物流公司,疫情和油價對于散戶來說打擊更重。來自遼寧的田師傅表示,“我以前是全國到處跑,但現在由于疫情很多地方都不能進,而且出門要做核酸,到一些管控嚴的地方也要做核酸,大多數時候隔一天一做,單次核酸費用40元,跑一周下來都要做個三四次。而且現在油價上漲,運價還是那么低,這樣算下來,一趟的利潤照以往就減半了。但是,我一人承擔著全家人的生活支出,不跑不行。”
對于如今的物流人來說,物流行情確實不容樂觀,車多貨少、低價競爭已經是行業普遍現象,隨著疫情頻發、油價上漲,給利潤已經很薄的物流企業以及散戶帶來了極大的壓力。
貴如油 新能源商用車“春天”或至
其實,疫情反復,對于所有用戶來說都是“硬傷”,但是油價上漲,對于燃油車市場卻是一個巨大沖擊。那么,在當下跑運輸該選擇何種類型的商用車呢?
據了解,很多卡友在擔心油價不斷上漲的同時,對購買燃油車也產生了一些動搖。卡友陳師傅表示,“以前的車用著還不錯,車輛故障也比較少,但是當前可以拉的貨比較少,再加上油價上漲,所以暫時沒有購車打算。”另一位卡友唐師傅有著同樣的考慮,他表示,“前段時間由于疫情嚴重、貨源太少,剛把那輛燃油車賣了。現在看來,油價上漲,再去跑車肯定虧錢。如今新能源汽車發展迅猛,使用成本比燃油車低得多,所以接下來會考慮一下燃氣車或是新能源車。”
果真像卡友所想嗎,常年使用燃氣車的王師傅告訴記者,“現在氣價一公斤7塊多,但是價格不穩定,基本與使用柴油車的成本差不多,運費雖然漲了一點,但是整體算下來,燃氣車的優勢并不明顯。”同樣開著燃氣車的陳師傅卻表示,“天然氣比柴油都貴,還換什么燃氣車。”可見,在油價飆升的當下,燃氣車并非是卡友的優選項。

遠程星智新能源車
隨著“雙碳”目標的推動,新能源商用車發展迅猛,使用成本比燃油車低得多,特別是油價上漲的風口下,新能源商用車大有乘勢反撲的架勢。比如,遠程汽車推出的遠程星智在成本上更加節省,按照日均形勢里程150公里、每年出勤300天計算,一輛車一年可節約燃油成本2萬多元,同時可節約近一半的維保費用。可以預見,這筆費用對于散戶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對于具有一定規模的物流公司來說,也將節省下一筆可觀的利潤。但是,當前的新能源商用車除了芯片缺貨、原材料漲價等因素的影響外,價格高、續航短、充電不方便的難題,也一直是卡友選擇新能源商用車的痛點。
綜合來看,石油作為不可再生資源,存儲量只會越來越少,油價只會越來越高。而芯片價格上漲屬于短期供需矛盾,隨著芯片國產化的快速替代,疫情的逐步緩解,芯片短缺和原材料漲價問題也將得到快速緩解。
可見,在油價上漲大勢不可逆轉下,選擇哪一種車輛來助力卡友的運輸事業,答案已經很明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