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中國商用車行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期,時代汽車第680萬輛整車下線,這一里程碑不僅折射出中國輕卡市場的結構性變化,更標志著一個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躍升的自主創新樣本。
作為中國輕卡領域的標桿企業,時代汽車自1996年成立以來,歷經29年品牌積淀與6年獨立運營,實現了從0到680萬輛的跨越式發展。從1999年首奪同類車型銷量冠軍,到2019年產銷突破500萬輛,再到如今全球輕微型商用車市場規模700萬輛中占據重要席位,時代汽車以技術自主為矛、供應鏈協同為盾,成為時代發展的引領者。

隨著經濟發展形勢和市場發展的不斷變化,客戶結構等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作為卡車行業的領導者,時代汽車在自主技術創新的道路上,一直砥礪前行。面對行業的新發展新需求,時代汽車通過與眾多企業聯手打造產業鏈條,在技術上求創新求突破,生產制造更多領先科技前沿的產品。并且,時代汽車還努力為產品、為供應企業、為用戶賦能,打造生態圈建設,轉變思維,構建生態模式,領先行業。
680萬輛下線:重塑產業鏈競爭新格局
時代汽車第680萬輛下線,本質上是自主可控產業鏈的勝利。在很長的一段時期內,中國商用車面臨著"卡脖子"困境:博世、英飛凌等外資企業憑借高壓共軌技術、MCU芯片等核心專利,在國四、國五階段占據中國柴油噴射市場90%以上份額,一套電控系統售價曾高達13000元且交貨周期不穩定。

如今,通過"中國商用車供應鏈生態聯盟"的構建,時代汽車已聯合安徽全柴、陜西法士特、上海鈞風等頭部供應商實現關鍵部件突破:全柴動力自主開發的DOC+DPF+SCR+ASC全路線后處理系統通過德國TüV認證,氮氧化合物排放較國五降低80%;法士特"智行"系列AMT變速箱換擋響應時間低于0.4秒,復雜工況油耗降低7%;義和車橋首創"空心橋殼+復合材料板簧"技術,單根車橋減重23%且耐久性達200萬公里。

這種"市場開拓-創新協同-技術驗證"的閉環模式,使時代汽車在電控系統領域實現從"跟跑"到"領跑"的跨越——2021年鈞風自主國六電控系統量產以來,已助力十余萬輛時代卡車通過認證,終端用戶認可度顯著提升。
在不斷的創新驅動下,時代汽車在新舊動能的轉換過程中,始終把技術創新作為發展首位,與眾多供應鏈體系一起,通過科技創新、技術創新,為用戶帶來更多領先科技前沿的產品。通過產業鏈的共同創新共同發力,為用戶帶來更多價值體驗。
品質升級:從核心參數到用戶體驗的全面突破
時代領航G6-F28T氣體機作為第680萬輛下線的代表車型,其技術參數與市場表現印證了時代汽車的產品力躍升。
該機型搭載由時代主導、聯合全柴與菱電開發的F28T渦輪增壓發動機,排量2.723L卻輸出190Ps最大馬力與460N·m峰值扭矩,低速扭矩較同平臺提升84.7%,空載最高車速≥130km/h,載重5T時仍能保持超110km/h的高速性能。

經濟性方面,通過DVVT技術、高壓分區獨立噴射等黑科技,百公里綜合氣耗10-11kg,使用成本低至0.45-0.5元/公里,較柴油車降低50%。同時車輛配備的280L車用LNG氣瓶,為輕卡行業最大容量,疊加15L小油箱,總續航突破1100公里,徹底解決續航焦慮。
680萬輛產品的背后,是時代汽車對680萬個用戶的品質守護,更是對品質不懈的追求。從燃油到燃氣,再到多元化動力產品,時代汽車始終以品質為盾,為用戶創造更可靠、高效的運輸利器。
未來之路:從生態聯盟到全球標準輸出
680萬輛不是終點,而是時代汽車向"全球規模領先的輕微型商用車生態企業"進發的起點。
時代汽車提出的"中國商用車供應鏈生態聯盟"戰略,正通過三大維度構建可持續競爭力:在技術生態層面,計劃2030年前聯合打造3大技術平臺,攻克20項聯合專利,包括滿足國七排放的靈活燃料全自主電控系統、覆蓋純電/插電混動/氫燃料的多路線"三電"系統;在制造生態層面,通過數字化鏈式轉型提升關鍵部件庫存周轉率20%,質量不良率降低15%,構建網狀生態供應鏈;在服務生態層面,依托"修養配"戰略部署FDC前置配件倉,實現200公里半徑內緊急配件2小時送達。

全球化方面,時代汽車將創新"整車+供應鏈"打包出海模式,在印尼、墨西哥等重點市場推進屬地化運營,2030年前共建12個KD工廠,并打造"全球采購,供應全球"的戰略布局。
從'卡脖子'到'強心臟',中國商用車每一步突破都離不開產業鏈協同創新。時代汽車正以680萬輛為新坐標,在自主鑄鏈、生態共贏的道路上書寫中國制造的嶄新篇章。
在時代的浪潮中,時代汽車始終博弈在風口浪尖。第680萬輛下線,是時代汽車生態聯盟的具象化體現。時代汽車不僅是國內行業的領先者,更是行業出海的領航者。時代汽車,正在協同產業鏈創新,在全球化的戰略指引下,以技術、制造生態層面的創新發展,提供更高品質的產品,贏得全球用戶的信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