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不少品牌都玩起了自嘲,這樣做的好處是能夠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不過,也不是每個品牌都可以這么玩,因為如果沒有過硬的實力,一不小心就從自嘲變成了自爆,反而得不償失。
這不,最近在輕卡圈內出現了一位光頭總裁,在演講的時候卻差點“翻車”。

“許多經銷商和員工說我心狠,為了目標,不擇手段”,在12月25日的演講中,奧鈴總裁李杰語出驚人。一個是互惠互利的合作友商,一個是共同奮斗的伙伴,為什么會針對李杰作出這樣的“惡評”?
在聽完李杰的介紹后,大家不禁有些了然。“近三年,奧鈴累計砍掉124家經銷商渠道,占全部渠道40%,3年累計裁掉不適應崗位的員工45人,一線銷售63人,不作為的干部降職免職不過夜。”淘汰“拖后腿”的經銷商,打擊拿錢不干事的員工,也難怪會得罪這么多人。

從奧鈴光頭總裁的自爆中,很多人看到了李杰“怒目金剛”的一面,但也有人疑惑,難道這三年來,奧鈴僅靠李杰的霹靂手段就能達到現在的成績嗎?
答案顯然是不可能。畢竟,奧鈴想成為一位輕卡行業“梟雄”,“胡蘿卜加大棒”才是王道。在這三年的時間里,對于勇于任事、敢于擔當、主動作為的經銷商,奧鈴毫不吝惜獎勵,發放高額獎金,還獎勵奔馳S級轎車等諸多獎勵。

陟罰臧否,方是制勝之道。無論合作伙伴也好,內部員工也罷,利益牽扯千絲萬縷,但奧鈴的初心很簡單:通過“狠”來嚴于律己,寬以待“客”。不論過程如何,只要能為客戶創造更多價值,奧鈴“狠”一點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