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內蒙古自治區新能源重卡產業發展大會暨北奔重汽新能源重卡交付包鋼集團發車儀式成功舉辦。會上,北奔重汽向包鋼集團現場交付了151輛新能源重卡,并與20家企業簽訂了批量新能源重卡集中采購合同,充分展現了北奔對加快綠色產業轉型,推動內蒙古自治區新能源產業發展,構建綠色高效物流運輸體系的發展戰略。

品質認可 佳績不斷
鋼鐵行業一直是減排的重點行業,各大鋼鐵企業作為能耗大戶,在環保績效達標壓力下,為實現企業正常生產,采用國六重卡和新能源重卡進行綠色運輸勢在必行。作為我國重要的鋼鐵生產基地,內蒙古自治區的支柱產業,包鋼實現減碳減排對于內蒙古綠色建設至關重要。
截至目前,加上這次采購的151輛新能源重卡,包鋼擁有新能源重卡總量達到了260輛,這些重卡主要用于廠區內短途倒運,為其爭得了碳積分,有力地支持了包鋼的生產。包鋼(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魏栓師表示,“此次北奔電動重卡和國六重卡成功交付包鋼,必將對包鋼集團盡早實現清潔化運輸,加快綠色低碳轉型,走好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產生重要而深遠的影響。包鋼集團將以此次電動重卡交車賦能包鋼綠色發展為新起點,進一步落實國家'雙碳'戰略和自治區新能源發展戰略,為構建綠色高效的物流運輸體系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當然,北奔重汽憑借多年來在新能源重卡領域的不斷精研,實現了針對細分應用場景的全方位布局。不止在鋼鐵行業獲得廣泛認可,在其他領域也大放異彩。北奔重汽還與20家企業簽訂了批量新能源重卡集中采購合同,其中包含喜瑪拉雅氫燃料電池簽訂的2600多輛氫燃料車,這批車計劃于今年底投產,明年開始交付。屆時,喜瑪拉雅氫燃料電池包頭工廠最快將在年底投產。

此外,北奔重汽通過對用戶及市場的深入研究,不斷豐富著自己的產品矩陣,目前,北奔新能源電動重卡產品已經實現了對嚴寒地區、沿海地區、高溫地區及極地地區等多種用車場景的覆蓋。此次北奔展出了標載工礦電動牽引車、31噸電動渣土車、90噸電動礦用車、18噸電動氫燃料環衛車、復合工況電動牽引車、重載工況電動牽引車等多款新能源車型,為其占領更多市場加滿信心。
數字加碼 組建新能源生態
正是源于用戶對新能源產品的認可和青睞,北奔重卡開始助力內蒙古布局新能源生態。
內蒙古一直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發展理念,包頭市是內蒙古重要的工業城市,市區9個燃煤電廠年耗煤4000萬噸,每逢冬季用煤高峰期,城市擁堵和揚塵污染嚴重。為了治理散煤運輸污染問題,2021年10月,九原區“數字陸港”建成運行,應用北奔重汽新能源重卡,推行智能化、數字化、輕量化運輸。
“數字陸港”推行的“新能源+散改集”就是智慧甩箱運輸模式,將煤炭裝入“會說話的箱子”,實現全鏈條數字化、智能化運輸。“‘新能源+散改集’模式,實現了單輛新能源車年均可降碳134噸的效益。”北奔重汽董事長何清介紹,“今年內蒙古計劃向全自治區推廣1萬輛北奔新能源重卡,此舉將每年為當地減少碳排放120萬噸至360萬噸標煤,改善空氣質量,消除噪聲污染,運輸效率可提高50%以上。”

不僅如此,依托包頭國家首批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城市群和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試點城市的利好政策,北奔重汽還發揮龍頭帶動作用,推動更多企業集聚發展,助力新能源汽車及配套產業集群壯大成勢。基于此,北奔重汽還與來自重慶、天津等地的8家企業簽署了綠色金融支持協議;青山區政府與來自上海、山東、江蘇等地的14家企業簽署了新能源重卡產業鏈合作協議,打造產品、物流、金融、服務為一體的新能源發展生態體系。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得益于北奔重汽立足市場、深研技術、精準布局,勢必以驚人之勢,跑出“北奔速度”。相信,借勢新能源東風,北奔重汽以全產業鏈智能物流為依托,定能帶領以其為龍頭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翻動行業新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