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新能源商用車的發展呈現上升趨勢。在“新賽道”越來越明朗之際,眾多商用車企業紛紛發力布局新能源,爭做新能源重卡市場的第一把“交椅”。
北奔重汽不負眾望,在品質和服務方面均展現“硬核”實力,交車亦不斷。5月28日,第九屆鄭州國際新能源汽車及充電設施展覽會現場,北奔重卡展示了全新純電動重卡產品,硬核實力獲眾肯定。

全方位戰略布局新能源重卡
行業周知,北奔重汽在新能源重卡產品上搶先發力。按照國家新能源汽車“三縱三橫”發展策略的整體規劃,北奔重汽從產品、到技術、到渠道甚至商業模式,對新能源重卡進行了全面布局。
北奔新能源事業部張曉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中長期內,北奔重汽要把新能源業務繼續拓展,把它打造成北奔重汽的支柱產業之一。在新能源具體的產品上,也將開通三個板塊,實現全面布局。”

北奔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新能源事業部副總設計師張曉東
核心技術和豐富的產品矩陣,將是北奔重汽新能源形成市場競爭力的關鍵所在。張曉東說,“除了擴增原有電動系列的市場份額,今年3月,北奔重汽首臺100kW級氫燃料電池環衛重卡車正式下線,一次加注氫燃料可輕松續航350km以上,意在解決電動車型續駛里程短和北方地區整車低溫啟動的高性能需求等問題,這標志著北奔重汽正式布局氫燃料重卡產業領域,這也將是北奔新能源產品列陣的第二個板塊。下一步,在明年將全面開發混合動力車型,這將是第三個板塊。”
當然,好產品推向市場還需要一個好的銷售團隊,才能讓產品最終體現出價值。張曉東說,“基于新能源車尤其是電控系列的車型,不管是B端還是C端,新用戶都是第一次接觸這類車型,而新能源車型在產品性能、操作和維修保養方面都有很大不同,所以我們銷售團隊和服務團隊相輔相成,并列進行,將服務滲透到銷售中,在銷售中展現主動服務的品質、提升用戶的體驗感,來不斷增加銷量。”
品質贏得市場信賴
在北奔重汽人的齊心努力下,新能源重卡一步步贏得市場肯定。
從2018年5月率先啟動新能源重卡研發并獲得新能源汽車資質開始,北奔重汽一路加速奔跑。其于2019年收獲了來自安鋼汽運公司18輛純電動重卡的訂單;2020年9月,交付包鋼鋼聯60輛新能源電動重卡和武安裕華鋼鐵公司首批100輛新能源電動輛重卡;2021年5月10日,交付首鋼集團首運物流首批北奔新能源電動車。
如此等等為北奔重汽在新能源領域一路領先奠定了基礎。而在2021年5月28日,此次展覽會現場,北奔新能源重卡分別將25輛純電動牽引車和50輛純電動渣土車成功交付用戶。

用戶劉先生
用戶劉先生表示,公司主要經營城市渣土運輸,自2017年成立以來就一直用的北奔重汽車,包括燃油車、燃氣車等共40輛。
他坦言,“選擇北奔新能源重卡就是看重北奔的奔馳技術傳承和軍工品質保障。而多年運營實踐表明,北奔車輛在出勤率、故障率等方面表現都很出色,給公司帶來不錯的經濟效益。隨著河南政府對新能源車輛應用的推廣,公司車輛將陸續更換成新能源重卡,當然還是認準了北奔重汽。”
經濟表現讓用戶算清“明白賬”
品質保障是用戶購車的前提,運營中實實在在的收益才是“王道”。劉先生認為,“雖然電動重卡購車成本高,但是它的運營成本低。在一個好的運營場景下,它是能夠通過日常節省的費用來彌補購車成本的,而且收益也是不錯的。”

此次,由于訂購數量多,車輛并不是一次性交付,但也正是這個過程讓劉先生算了一筆“明白賬”。他解釋說,第一,高路權。在河南地區環保壓力大,政府對柴油車限制較多,純電動重卡在高路權的加持下,貼上了“高效”、“準時”“全天候”等標簽,實現了24小時“人停車不停”的運營模式。第二,使用成本低。公司運輸路線一般是30公里,而整車滿載時的續航里程在140公里左右,也基本上就是一晚上的運營里程,算下來能耗成本在80元左右,相較于燃油車還是非常低的。第三,快充時間短。后期,北奔重汽還為公司規劃了專門的充電樁設施,最快20~30分鐘即可充滿,將大大節省充電時間。
不僅如此,服務前置也是贏得劉先生認可的另一重要原因。他說,“購置車輛后,北奔重汽在為我們設置了專門的售后服務點,24小時保障車輛的運營情況,一旦出現任何問題就會第一時間幫助解決,極大地提升了車輛出勤率。車輛故障少,所有時間都可以投入到運營上。經過測算,每輛北奔新能源重卡在一晚上就能創造3000~4000元的利潤,等這批車輛全部到位,這筆收益還是相當可觀的。”

純電動換電式自卸車展示
據介紹,在今年下半年,北奔重汽還將布局多場景的多款細分產品。張曉東表示,“目前,我們正在開發的一款智能城市渣土車型將在下半年投入市場。它不僅和目前市場上的車型在使用法規上有很大區別,而且更偏重于智能化和輕量化。”
出奇方能制勝,企業要立于不敗之地,就要不斷推進自我革命。一直以來,北奔重汽堅守品質與創新為先,在新能源領域全面布局,服務先行,解用戶后顧之憂,必將在新能源賽道上穩扎穩打,一路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