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雙碳”戰略持續推進下,新能源商用車乘上了發展的東風,從去年2月到今年5月,新能源重卡同比已經實現“17連漲”。其中,上汽紅巖表現突出,特別是在今年5月,新能源重卡銷量排名第三,新能源牽引車更成為實銷冠軍。可以說,上汽紅巖已經在新能源重卡賽道競爭中搶先布局并贏得了主動權。
而上汽紅巖之所以能夠在今年呈現穩扎穩打,突出重圍之勢,不止得益于新能源產品的全面布局,還源于上汽集團領先的新能源技術及強大的上下游產業鏈賦能。而在細分領域,換電重卡的表現成為一大亮點。

近日,由韜克商用車網、第一物流網商用車頻道、中國物流商用車專家委員會主辦的“贏運之驥”物流與商用車高端云對話(第二期),以“換電重卡的產品突圍與生態共建”為主題的直播活動上,作為上汽紅巖戰略合作伙伴,上海融和駿玖新能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融和駿玖”)總經理鄒瑜對上汽紅巖新能源重卡給予了高度肯定,并詳細分享了其在換電重卡方面的技術優勢和未來發展趨勢。
技術支撐 滿足不同運輸場景
在國家新能源相關政策支持下,換電模式重卡即將成為新藍海。依托于上汽集團“全能源、全平臺、全市場”新能源戰略,以及集團成熟的電池、電控、電驅三大新能源核心技術支持,上汽紅巖全新推出的充換一體的純電動重卡,為物流行業提供了“高性能、高效率、零污染”一站式新能源解決方案。

在物流運輸領域,效率決定一切,高周轉、高頻、高效方能致勝,對車輛來說技術優勢往往成為運營致勝的關鍵。“如果僅充電,對一些運營環境來講就存在充電時間長、電量配置不合理,以及頻繁快充存在安全隱患等問題。” 鄒瑜分析說,“上汽紅巖換電重卡采用融和駿玖頂吊式換電結構進行充換電,其具有安全可靠、便于維修、抓取快速以及換電時長相對較短等優勢,而且換電效率和換電安全性達到99.9%以上。同時,上汽紅巖新能源產品配備了行業領先電機,保障車輛的行駛表現。”

據鄒瑜介紹,目前,上汽紅巖純電動重卡已經覆蓋牽引車、自卸車等多個細分領域。針對物流園區、港口外駁、鋼廠短駁、煤炭運輸等快節奏使用場景,上汽紅巖純電動牽引車能提供80/160/200km模塊化充換電解決方案 ,充換一體,換電時間3-5min。而針對砂石料短倒、城市渣土、港內短倒等短駁使用場景,用戶可專屬定制充換電一體的純電動自卸車,最大續航里程高達180Km,有效解決了客戶因長時間充電等待而影響運營效率低的痛點。而且,上汽紅巖自卸車成為行業占有率第一品牌,高品質車架打造了電動車最長貨箱。

此外,上汽紅巖在換電重卡服務方面也做到了體貼入微。其中,電驅系統實現公路60個月/20萬公里 ,非公路60個月/20萬公里免維護;動力電池箱總成保障公路60個月/20萬公里 ,非公路60個月/20萬公里免維護,保障用戶用車無憂。
全面布局 多能源組合發力
其實,換電重卡取得的成績只是上汽紅巖新能源重卡發展的一個“縮影”,它的成功還得益于其搶抓機遇,全面布局,贏得市場先機。
早在2019年,上汽紅巖就搶先開始了新能源產業的戰略布局與產品研發,為品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贏得了發展的先機。現在,上汽紅巖新能源產品涵蓋純電動(含充、換電)和燃料電池兩類能源形式,構建起杰獅、杰虎、杰豹三大新能源產品平臺,已有公告車型20余款,能全面滿足公路物流、工程建設、專用特種等18個細分行業以及多用途重卡運輸市場的需求。“上汽紅巖新能源產品平均能耗現已降低至同等功率柴油機50%以下,未來3~5年通過應用高壓/高功率驅動系統、智適應能量管理系統等有望繼續降低能耗10%-15%。” 鄒瑜如是說。

不僅如此,為了深研不同細分場景中用戶對新能源產品的需求,上汽紅巖通過對鋼廠、煤礦、港口等作業特點的挖掘,圍繞上汽商用車“新四化”戰略,以快速迭代的產品、細致到位的服務,不斷滿足市場需求。目前,上汽紅巖新能源產品已在河北、山西、河南、貴州、鄂爾多斯等地投入商業化運營,覆蓋鋼廠、電廠、煤礦、港口等使用場景,取得了良好的社會、經濟和環保效益。并且,上汽紅巖鄂爾多斯氫能重卡基地成立,標志著全球首個萬輛級氫能重卡產業鏈項目正式啟動,而鄂爾多斯首批氫能重卡正式投入運營標志著上汽紅巖新能源重卡項目進程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值得一提的是,上汽紅巖基于C2B定制模式的個性智能定制化平臺——“蜘蛛智選”,使卡車用戶通過“所見即所得”的個性定制模式,構建了“全平臺+全能源+多驅動”的產品矩陣,可供用戶選擇符合自身實際需求的車型。
等待風云齊聚會,飛騰六合定乾坤。上汽紅巖正是憑借率先完成的技術積累、示范性運營和商業化成熟應用,將先發優勢轉為領先優勢。相信在不斷加大新能源領域布局及市場滲透力的過程中,上汽紅岸也必將持續領先,搶占新能源重卡發展的全新制高點。